一百多年前,顺应时代的需求,三江会馆诞生了,从此三江会馆成为三江族群团结的象征。祖辈、父辈们的心血就浇注在这一条长长的路上。三江会馆在文化、教育、慈善医疗、商业方面都为乡亲与社会献出一份力量。为了供奉先辈,会馆先有三江墓地,后有三江公祠。我们这一辈的乡亲们会自豪的说:“三江,是我们地缘的根。”可是我们下一代的人,他们会怎么说?
22 3月 2012 ~ 0 Comments
作者:杨建伟 人生几十年,有顺境的时候,也有逆境的时候;有高潮的时候,也有低潮的时候。 人逢喜事精神爽,在高潮 […]
作者:陈鲁民 后悔,是世人常见的一种感受。这个世界上,恐怕没有谁没后悔过的。 五台山的云居大厦归纳了十个后悔: […]
作者:葛新 记得1994年,我刚来新加坡工作不久,老板为工友们组织了一次“新加坡一日游”。除了游览代表新加坡的 […]
作者:崔东红 11岁的儿子参加学校的体能测验,仰卧起坐得了E,垂头丧气地回家,我告诉他:“只要你认真锻炼,一个 […]
作者: 杨建伟 前天一大清早,画家朋友奥金就打来电话,迫不及待地问我有没有拜读早报刊登的李资政在国立大学“资政 […]
作者:杨建伟 朋友们在一起聊天,都一致承认新加坡是一个高度重视和善待外来人才的国家。但是,大家也注意到这样一个 […]
作者:李强(2006-5-21) 5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三江青年团在三江会馆41 Wilkie Rd举行的以“ […]
作者:戴凯 在我眼中,新加坡就像美国一样,是个移民国家。虽然国土面积无法与美国相比,但早期南来的移民们艰苦奋斗 […]
作者:杨建伟、杨萌 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的比例逐年升高,吸引新移民正在成为一项重要的人口替代策略。新移民离 […]
作者:钟 华 “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”的课题的确是个让人关心的课题。7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“新移民,新天地” […]
近期评论